服务热线:18665914227

远岸科技官方微信

工业清洗剂

IT行业

TITA高层专访

  • TITA高层专访
  • TITA高层专访
案例详情

   2015年年末,北京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的变更也展示了这家为HR服务的老牌人才管理软件服务商公司正式全面布局企业云服务。


59254a47e5086.jpg

    其实早在2010年北森就开始进行人才管理云服务的尝试,从当年推出人才管理云计算软件平台——iTalent;随后2011年布局企业内部社交网络——tita.com;之后,北森的诸多云服务平台的构建更帮助了北森获得了经纬红杉联合注资的千万级美金B轮融资;直至2015年,北森再次获得C轮融资1.1亿。2016开年,猎云网策划了对北森CTO、tita CEO张庆化的专访,想基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五个基本层面(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层)考虑, 梳理下北森公司及其tita.com产品的发展路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估值过10亿的云计算公司是怎样提供服务的:


战略:产品目标及其目标用户(做什么、为谁而做?)

    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要考虑人岗匹配、绩效提升、晋升发展等人才管理问题,所以企业效率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融合的整体。


    北森2011年推出企业社交化协作平台Tita。张庆化将之描述为串联起北森人才管理软件的“经脉”,将人才管理和协作管理打通。“Tita补充的是SaaS服务软件的使用价值,目的是提升各个业务之间的协作。”当时这款软件仅提供给北森人才管理客户内部使用,所以第一阶段定位:协作平台 --帮助员工之间进行内容的沟通和共享。


    后续随着北森将原有的iTalent人才管理应用与Tita进行对接,原有的企业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到个人,通过加强协作落实到Tita工作计划中,使得员工的工作、过程管理,结果评价反馈都迹可循。这是第二阶段,定位:企业工作计划管理;2013年,Tita作为北森业务的中小企业业务补充模块,定位于企业工作计划管理平台迅速推广向市场。


    但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大公司目标计划管理需求的增加,张庆化认为:Tita的计划管理的核心不仅是沟通信息的留存,而应该是解决企业管理目标落地追踪痛点。“大公司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基于组织架构和汇报关系构建的在线管理和目标计划,计划到人,层层分解,便捷地隔级查看让流程管理更加可控。通过一个平台有效将公司员工工作都朝着统一一致的目标前进”


59254a5b23f5f.jpg

    2016年,北森Tita的再次深入中大型企业定位:企业统一计划追踪管理平台;强力构建基于PDCA工作闭环模型下的企业员工从制定计划、持续反馈、考核三位一体的大平台战略;通过聚焦用户核心价值的三次定位;张庆化对于产品的理解不断深化,他提到“北森Tita更加看重客户驱动内容的互联网化以及目标用户驱动下的产品升级概念,随时跟踪,快速迭代。”


范围:功能及其内容需求整合(需要做哪些?)

    张庆化始终强调,Tita是贯穿北森整个产品线的经脉,即串联起完整的人才管理选-用-预-留的生命周期,聚焦到产品线上则需要能够覆盖更多的单产品客户群。


    北森Tita的CSM(Customer Success Management客户成功经理)通过收集客户反馈整合成新内容,递交产品研发部门进行产品功能的规划和开发,将新功能最小化上线并进行灰度测试。张庆化表示快和不断持续改进才是互联网产品的成功王道,tita团队采用Scurm敏捷研发过程;透露每个新功能的研发周期在两周左右,但是为了更好的达到用户价值,会先灰度发布,部分客户体验,再改进。


    SaaS软件是个长期投入的过程,更加注重的是CAC(单个用户获取成本)和LTV客户生命成本周期价值。张庆化强调,产品的功能特性,必须要明确面向企业用户的核心需求,“大而泛”没有意义,需要聚焦,“少而精”才是重点;这样才能专注和持续改进。


    因为大型企业客户的培养成本较高,企业软件的重点要放在交互的一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减少模块变动带来的用户体验成本。张庆化认为:“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的优先性要排在人性化交互方式之前;即对于用户而言,软件效率要大于等于用户体验的幸福度,我们要先确保软件能帮助用户成功!”


结构:交互设计及其信息架构

    目前北森公司已经服务的大中型企业达到5000家之多,用户的成长周期较长,个性化需求较多,北森更重要的布局是打造一个开放的PaaS平台,让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个性化配置功能,并允许客户以及其他的第三方开发者定制开发个性化的应用满足客户真正需要的价值。


    基于北森Pass平台的SaaS服务,张庆化表示:tita构建在北森PaaS平台之上,平台具备四大能力,一:提供强大的定制动态能力,支持复杂的事务和流程改变能力;二:提供统一一致的用户体验能力;三: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四:平台信息流整合能力;对于中大型企业,标准化的软件只是基础,需要理解企业管理模型和业务场景做出适应企业的变化,北森PaaS平台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框架:要做成什么样子?

    目前北森产品tita.com的企业管理模型是从上至下打通组织架构达到透明化,在组织架构之下将信息进行扁平化的传递,提升信息的处理效率;确保企业计划规范和一致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跨部门协作;并帮助员工聚焦精力做有意义的工作,确保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性;


    Tita基于PDCA戴明环循环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从工作计划制定、执行、跟踪反馈、考核评价的工作闭环,同时配备手机APP的全功能同步以及微信对接,tita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需求。


    张庆化提到,业界认为最理想的管理是拥抱计划的变化,但是Tita想要构建一种规范化的计划管理模型,即计划过程中对变动的实时反馈,通过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不断的跟踪反馈,来纠正和把控员工计划的变化。


    对于企业社会化的服务协作软件,张庆化表示:可量化的工作模式,结合自上而下的统一管控和自下而上的参与结合,这不失是一种非常棒的工作方式;


产品表现:

    目前北森已经获得由由经纬中国、青宥仟和领投,红杉中国跟投的 1.1 亿元 C 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元。除了这样的外部条件,在产品层面的设置上,Tita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是简化使用路径,将以工作计划制定,持续反馈跟踪到最终考核为核心;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将Tita贯穿整个北森产品线的经脉河流作用发挥到极致。张庆化认为:如果产品的设计是成功的,那么首先用户的眼睛在产品上移动的轨迹应该是遵循一条流畅的路径。“其次便是在不需要用太多细节的前提下,为用户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引导”。

59254a7ec7c9c.jpg

定制案例

分类IT行业 时间2019-02-21 10:51:34 在线咨询

相关案例